八宝山革命公墓,神秘一号与八十一号墓主是谁?还有一座无名之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用以安葬那些为党、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伟大烈士,此处也成为了无数英雄的安息之地,其中的1号公墓与81号公墓分别安葬着任弼时同志和贺龙同志。

除了知名墓地外,这里还安葬着一位无名英雄,他牺牲精神也同样值得后人纪念。

1号公墓:任弼时

任弼时自幼非常喜欢绘画,肖劲光都曾说过:“你这一技能将来完全可以谋生。”

可明明能作为画家处世的任弼时却怀着坚定的心投身于革命洪流,在1928年与1929年接连两次被捕入狱,中央考虑到他不适合继续留在上海,将他派遣到武汉担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可武汉也不是能令他休养生息的地方。

刚到武汉后,蒋介石的鹰犬便在车站码头、茶馆酒肆等地盘查,任弼时瞬间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这些也并没有动摇任弼时的信念,他还说:“越是热闹的地方越能避过敌人耳目,这就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就这样,一家新开的画像馆出现在汉口热闹的街头上,任弼时拿出了自己的特长,以画师的身份掩护革命斗争。

而且,任弼时还曾做过一段时期的情报工作,取得了极好的成绩。

从1933年6月开始,任弼时秉持着“情报是第一战斗力”的道理,以一部只有5瓦的电台成立起无线电队,妻子陈琮英具体负责译电员的工作,陈琮英后来还回忆道:“任弼时只要不开会,他就会在办公室猜电报,成功破译了敌军密码10到15种。”

时任红六军译电员王永浚回忆:“934 年 4 月 5 日的沙市战斗,便是任弼时侦获了敌人进攻计划、兵力部署、出动时间和行进路线,红军事先设伏后打了胜仗,歼灭敌十五师之四十三旅,活捉敌旅长侯鹏飞。”

1934年红六军团西征时,原本打算和贺龙的红三军会合,可由于红三军手上没有电台联系不上,任弼时突然想出了“间接侦察”的方法,通过破译敌军电台,发现敌电中有“贺龙”的动向就加紧破译,从而判断出红三军的具体位置。

有好几次任弼时派出的尖兵都追上了贺龙的部队,可被警惕的红三军当成是国民党的部队。

任弼时没有放弃,接连追了7天时间,跨过2500公里才终于追上贺龙的部队。

红二、六军团成功会合后,任弼时更是充分意识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于是亲自挑选了几位精干组成一支既能收发电报又能破译密电的精干小分队,“侦察小分队”成立后,所有行动都由任弼时全权领导。

这支精干的队伍也成为了红军前进道路上的“千里眼”,活捉敌军中将司令张振汉的忠堡之战就是在运用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上取胜的。

当党的内部出现重大问题时,任弼时同志总是站出来支持真理。

当时张国焘对任弼时说:“两个方面军应当首先一致。”

而任弼时则坚定地说:“唯有在十二月决议的基础上才能一致!”

张国焘后来又要召开党的会议,可任弼时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使得张国焘的处境十分被动。

无可奈何之下,张国焘又要召开两军联席会议,拿多数去压少数,而任弼时再度坚决抵制,并说:“不能以多数去压少数,红二方面军全体指战员对党中央、毛主席有最高的信仰,二方面军干部从来不盲目服从你的安排,他们是不会认你的。”

革命的途中,任弼时在党内身居高位,可他向来不乱发脾气,总是会用“这样好不好?”、“是不是这样?”等循循善诱的口吻,有一个曾在任弼时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还说:“在任弼时旁边,再慌张的人都会镇定,软弱的人则会坚强。”

到了全面抗战时期,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担任主任。

他对群众战争有着很深的理解,还说:“贯彻上面的方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动群众抓武装。”

抗战胜利前夕,杨家岭的那场注名会议上宣布任弼时成为五大书记之一,并以全票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当中央驻地来到西柏坡后,任弼时、毛主席等人彻夜无眠研究着全国的战局,那时任弼时的身体便已出现了一些问题,医生劝说他早点休息,可任弼时却说:“我们要迅速夺取全国胜利来建设起一个新中国,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办了,我怎么躺的下去?”

待到“进京赶考”之际,有关部门要给书记处的每一位同志都做上一套新衣服,以便去参加入城阅兵式,可任弼时却坚决反对,他说:“我就是穿着这套衣服打下天下的,也想穿着这身衣服进入北平。”

打下了天下,任弼时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还时常问妻子:“家里的菜金有没有超标?生活用品是不是按照有关制度领取的?千万不能给家里搞特殊,家里人也不能搞特殊,一定要注意节约,因为革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万里长征这才走完了第一步。”

面对孩子,任弼时也总是说:“一定要节约水电,走的时候要及时关掉电灯,用自来水的时候不要开得太大,窗户开了要钩好,不然风一吹就会打破玻璃。”

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身患疾病的任弼时没有参加开国大典,当他听到开国大典放起了礼炮的声音,也笑了。

正如他所说,“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次年10月任弼时仍然在努力工作到深夜,可25日早他突发脑溢血,血压飙升至230,两天后,年仅46岁的任弼时骇然长逝。

他被下葬在八宝山东部坡的顶上,也被称为“八宝山革命第一墓”,后来,开国第一任副主席之一的张澜去世也埋葬在这里;1955年纪念瞿秋白烈士牺牲20周年时,党将他的遗骨从福建长汀迁来,这就形成了一个墓区。

过去很多年这里一直被称为“烈士公墓”,一直到1970年在周总理的亲自批准下,此地改名为“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神秘一号与八十一号墓主是谁?还有一座无名之墓

81号公墓:贺龙

在八宝山公墓中,极具标志性的便是81号,墓葬的主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贺龙。

将时间倒转至1927年7月30日下午,贺龙在南昌市宏道中学会议上说:“国民党已经背叛了革命,国民党已经死了,我决定带领部队举行起义,你们愿意走的跟我一起走,不愿意走的可以离开部队。”

不久后的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其实,贺龙本身就是功勋卓著的北伐军将领人物,他在1925年就当上了川军第一师的师长,若是他的人生目标是挣大钱,他早就可以发大财了,面对大革命失败的形势,贺龙却毅然选择站在人民这边。

由于敌人的势力过于强大,起义部队在潮汕失利,可贺龙当即就表示:“我不甘心,我一定要干到底!”

在他的坚持下,一些人马跟随他辗转回到湘西白手起家,创办起了根据地,后来又转战陕北抗击日寇。

1938年国共已经回到合作的阶段,蒋介石对于贺龙还是有所耳闻的,他问贺龙:“在民国16年,你为什么好端端的师长不去当,非要去南昌搞?”

跟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其实也没必要说那么多,贺龙也简简单单地说了句:“政见不同。”

其实,这句话的背后隐藏了太多悲惨故事:为了革命,贺龙家中的房屋被烧毁,亲人被杀,可他仍然坚持革命。

毛主席也曾这样评价贺龙元帅:“:贺老总有三条,对敌斗争坚决;对党忠诚;联系群众。”

此后的日子里,贺龙更是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履立奇功。

从1954年调回北京工作后,贺龙也一直担任着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并在1956年的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委员,长期参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他为中国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付出了很多,也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外交领域,他也曾协助周总理多次出访欧亚各国,增进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情谊,直到1969年去世。

特殊年代里,贺龙是第一位去世的元帅,他于1968年3月就出现了脑缺血、失语的症状,几天后才出院。

可到了1969年6月,贺龙再度被送进医院,此次他在医院待了6个小时后去世。

当月11日的报告称:贺龙经过全力抢救无效后去世。

那一次,贺龙没有等到哀乐和花圈,陪伴他的只有一床白色床单。

一直到1973年,毛主席在军委常委扩大会上提到了贺龙的名字,后来他还亲自过问了贺龙的后事有没有处理好。

叶剑英请来了周总理亲自为贺龙致悼词,周总理眼含热泪向贺龙连鞠七躬,还说:“贺龙是一位好同志,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

贺龙在八宝山的81号墓成为了一座空墓,这是因为元帅的骨灰被迁往老家。

无名墓:哑巴

有一份红军的老干部档案让人很不解:哑巴,四川大渡河一带人,1935年6月入伍。

这个连名字、出生年月都无法搞清的人,却引来了周总理的挂念,1971年9月周总理回到北京后还问道:“哑巴同志还在吗?”

原来,红一方面军在四川大渡河天全一带准备翻越夹金山,政治保卫大队派出的侦察员希望能找到几个本地的乡亲问路,可当地的老乡由于惧怕四川军阀都不敢在外溜达,大家也只发现了哑巴。

哑巴个子不高,浑身脏兮兮的,侦察员问他什么都不说,只能发出呜咽的声音,红军还以为他是国民党乔装打扮的探子,就给带回了部队。

球盟会

结果来到部队后哑巴也不再愿意离去了,于是大家就把他带上了长征路。

夹金山上,背行军锅的小战士已经扛不住了,此时哑巴赶紧上前将20多斤重的大锅背到了自己的身上,从那之后,这口行军锅就没有再离开过哑巴的背部。

过草地时,班长肖士杰不慎落入泥潭,他不想连累战友,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可哑巴又站出来了,他丢下了行军锅,跨着腿将班长给拉了出来。

张思德调入毛主席警卫班后,哑巴就经常去找张思德干农活、种菜,经常弄得脚上烂几个大口子,张思德就经常帮哑巴弄药、洗脚,过了几天哑巴的伤全好了。

后来听闻张思德牺牲,哑巴难过地嗷嗷大哭。

这么多年,哑巴一直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当过最大的“官”就是那片果园的管理员,没事的时候他也会背着手去看看果园里的果树。

就这样,哑巴一直生活在部队中,但他并不出名,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家具体在哪、叫什么。

第一次授衔仪式上,哑巴还被授予了少尉军衔,可他始终孤身一人直到去世,大家一直都没有找到他的家人,昔日的战友们总会想起那一段岁月,也就会想到那位长征路上唯一一位哑巴红军。

不过,哑巴的晚年并不孤单,管理科的同志还为他置办了家具、电器,很多老战友也总会去他那坐坐,让他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晚年。

周总理也提到过此人,哑巴也是为国家解放事业做出过贡献的,在哑巴去世前,他还被授予了三级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成为了正排级干部。

最终,在开国元勋墓区中出现了这个“无名墓”,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也成为了八宝山墓区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存在,他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参考资料

贺龙:铁心跟党走 熊艳燕 周甜 党史文苑

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 岳阳市